01.jpg  

傳說12世紀埃塞俄比亞第七代國王拉利貝拉夢中得神諭:“在埃塞俄比亞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並要求用一整塊岩石建造教堂”。 於是拉利貝拉按照神諭在埃塞俄比亞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動用數以萬計的人工,花了24年的時間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們將這裡稱為拉利貝拉。

從此,拉利貝拉成為埃塞俄比亞人的聖地。 至今,每年1月7日埃塞俄比亞聖誕節,信徒們都將匯集於此。

在埃塞俄比亞一個名叫拉利貝拉的小山村里,有11座用整塊的紅色火山石敲鑿而成的古老教堂,又被稱為“獨石教堂”。

12世紀的埃塞俄比亞國王拉利貝拉篤信基督教,傳說他在夢中得到神的指示:“就在這裡,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要用一整塊岩石建造教堂。”拉利貝拉為了顯示對上帝的虔誠,在全國招募了眾多一流的工匠,花了24年時間,在北部高原上鑿出了11座岩石教堂。 於是人們就用國王的名字把這裡叫做“拉利貝拉”。

建造教堂的工程之艱鉅是難以想像的。 首先,人們要把覆蓋在岩層上的土清除掉,在岩層上垂直往下開鑿出15米深的大石洞,然後將整塊巨石鏤空。 教堂的內部結構和裝飾都是一點點鑿刻出來的。 獨石教堂的建成是非洲地區這一歷史時期的建築典範,也是人類非凡創造力的傑作。 公元1221年,拉利貝拉國王去世以後,獨石教堂一度被森林覆蓋。 直到1977年,人們才重新發現這一非洲大陸上的奇蹟。 第二年,這座具有歷史意義的教堂就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02.jpg  

舉世無雙的建築群

拉利貝拉有11個中世紀的教堂和小教堂,它們在一條大部分乾涸的溪流――約旦河兩邊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幾乎沒有高出地平面。

精雕細琢的教堂像龐大的雕塑,與埃洛拉的廟宇一樣從堅硬的岩石中開鑿而成。 它們外觀造型驚人,內部裝修獨特。 其中四個是在整塊石頭上開鑿的,其餘的則要小些,要么用半塊石頭鑿成,要么開鑿在地下,用雕刻在岩石上的立面向信徒標示其位置。 每個群體都是一個由某種圍牆圍繞著的有機整體,遊客在裡面可沿著在石灰華上開鑿的小徑和隧道網四處漫遊。

獨石教堂矗立在7—12米深的井狀通道的中央,是在由深溝將高原的其他部分與之分離出來的岩石上直接雕刻出來的。 雕刻自頂部(穹頂、天花板、拱門和上層窗戶)始,一直延續到底部(地板、門和基石)。

為了使夏季影響這一地區的滂沱大雨能通暢地排掉,用這種方法創造的空間平面呈輕度傾斜狀。 建築物的突出部分,如屋頂、簷溝、飛簷、過樑和窗台的突出程度視雨水的主要方向而定。

開鑿工程顯然分幾個階段進行,這樣,建築師、工人和手工藝人可平視工作,不用樹腳手架。 一些人負責開鑿獨石,將它與周圍岩石分離,別外一些人則負責製作成型。 碎石是通過開口(如窗戶和門)搬運的,使用的工具很簡單――用鎬和槓桿挖掘,用小斧和鑿子進行細部加工。

03.jpg  

信仰與藝術珠聯璧合

這些教堂坐落在岩石的巨大深坑中。 精雕細琢的教堂像龐大的雕塑,與埃洛拉的廟宇一樣從堅硬的岩石中開鑿而成。 它們外觀造型驚人,內部裝修獨特。 是12世紀和13世紀基督教文明在埃塞俄比亞繁榮發展的非凡產物。

拉利貝拉的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或許是耶穌基督教堂,它長33米,寬23米,高11米,精雕細刻的飛簷由34根方柱支撐。 這是埃塞俄比亞惟一有五個中殿的教堂,據16世紀葡萄牙使館派往所羅門宮廷的神父弗朗西斯科·阿爾瓦雷斯教父說,過去的阿克蘇姆大教堂也有五個中殿。

根據基督教的慣例,有三個分別面向東、北和南的門通向教堂內部。 這是按長方形廊柱大廳式基督教堂修建的。 呈東西向,隔成八間,28根支撐半圓形拱頂的支柱成行排列其間。

相鄰的聖瑪麗亞教堂比耶穌基督教堂的面積小些,高度​​為九米。 牆上的窗戶為阿克蘇姆風格,裡面有三個中殿,其獨特之處在於它們從上到下都覆蓋著代表幾何圖案(希臘十安、萬字飾、星形和圓花飾)和動物(鴿子、鳳凰、孔雀、瘤牛、大象和駱駝)的裝飾性繪畫及按福音書描繪耶穌和瑪麗亞生活場景的壁畫,但大多均已損壞。

部分專家認為,這些繪畫可追溯到扎拉·雅各布國王(公元1434—1465)統治時期。 主門之上是一個描繪兩個騎手殺死一條龍的淺浮雕,由於埃塞俄比亞的聖所中很少有動畫雕刻,所以這幅雕塑屬珍品之列。

聖邁克爾、各各他教堂和三位一體教堂組成一個教堂群,其中最大的教堂聖邁克爾教堂被用十字形支柱和諧地分為三個中殿,供奉耶穌受難像的各各他教堂的最顯著特徵,是在其兩個中殿的牆壁上雕刻的七個真人大小的牧師系列像。 此外,它的壁龕中還有一個基督墓。

供奉聖子、聖父、聖靈的小教堂要經過各各他教堂才能到達。 它的佈局呈不規則四邊形,內設三個獨石聖壇。

聖壇組成一個半圓並飾以十字架,中央有一個洞,彌撒時,牧師用它放置“托博特”(埃塞俄比亞禮拜儀式用語吉茲語中的“約櫃”)。

在教堂地下室的後面,有兩個雙手合十進行祈禱的神秘人物站立在一個空壁龕的兩邊,壁龕的頂部是一個圓圈環繞著的十字架——或許代表三位一體。

再造“新聖城”

除了它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11個教堂外,拉利貝拉還有一些建築成就不太傑出的遺址,這些遺址有助於我們理解整個建築群及其統一性的更為廣泛的意義。 這種統一性是拉利貝拉國王的組織意識的產物,即使所有的鑿石工程不可能全部是在他統治時期(1190-1225)進行的。

這個特殊地點的意義在其地形和地名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將前首都一分為二的溪流名為約旦河,而一個石製十字架標示著施洗禮者約翰為耶穌洗禮的地方。

各各他教堂的基督墓、十字架教堂、聖餐麵包教堂、亞當墓以及天使長加百列與拉斐爾教堂前被當地人稱為“彼拉多的普列托里姆”的平台——所有這些遺址都集中於一個地點,說明拉利貝拉旨在再現聖城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在公元1187年被薩拉丁占領,由於第三次十字軍東征,香客在當時無法前往朝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千奇百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